警惕金融诈骗,保护好自己的“养老钱” |
发布日期:2025年03月27日 浏览量:1201 信息来源: 发布人:管理中心 |
![]() |
近年来,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,老年人逐渐成为金融消费的重要群体。然而,由于后疫情时代经济形势复杂、养老成本增加等因素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追求高收益的心理,实施金融诈骗。在此,我们特别提醒广大老年朋友,理性看待金融理财产品,警惕金融诈骗,保护好自己的“养老钱”。 一、老年人金融消费中的常见风险 1、高收益承诺 以“高收益、低风险”为诱饵,承诺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,吸引老年人投资。 2、冒充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冒充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,以“新产品推广”“投资理财优惠”等名义,诱导老年人购买虚假理财产品或签订合同。 3、投资理财陷阱 以“稳赚不赔”“保本付息”等话术,诱导老年人将养老钱投入所谓的“投资项目”,实则可能是非法集资或传销。 4、保健品骗局 以“免费体检”“健康讲座”为名,向老年人推销高价保健品,同时诱导其购买所谓的“理财产品”或“投资计划”。 5、电信诈骗 通过电话、短信等方式,以“中奖”“退税”“紧急情况”等名义,诱导老年人转账汇款,实施诈骗。 二、老年人金融消费的风险提示 1、警惕“高收益”承诺 投资有风险,收益越高风险越大。对于承诺“稳赚不赔”“高额回报”的理财产品,老年人应保持高度警惕,切勿轻信。 2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老年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,应选择正规银行、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,避免通过陌生电话、短信或非官方渠道进行投资。 3、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老年人应妥善保管个人信息,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。 4、理性看待“免费”活动 对于“免费体检”“免费讲座”等活动,老年人应保持警惕,避免被诱导购买高价产品或参与非法投资。 5、多与子女沟通 老年人在面对投资理财或购买产品时,可以多与子女沟通,听取他们的意见,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被骗。 三、老年人如何理性投资? 1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,应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,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,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。 2、分散投资,避免“孤注一掷” 老年人可以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种理财产品,如银行存款、国债、基金等,降低投资风险。 3、选择低风险、稳健型产品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老年人,可以选择低风险、稳健型的理财产品,如定期存款、国债等。 4、定期关注投资动态 老年人应定期关注自己的投资账户,了解资金流向和收益情况,避免因疏忽而被骗。 四、特别提醒 1、国家政策支持老年人理财 近年来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产品,保障老年人的金融权益。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,可以优先考虑符合国家政策的产品。 2、社会力量助力老年人防范诈骗 各地社区、银行和公益组织正在积极开展老年人金融知识普及活动,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。老年人可以多参加相关活动,学习金融知识,增强防骗能力。 3、老年人是家庭的财富,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老年人的养老钱是家庭的重要财富,更是晚年生活的保障。希望广大老年朋友能够理性投资,远离诈骗,安享晚年。 |
下一篇:平安人寿---智能预赔 |